第一束鲜花,永远鲜艳——我是怎么做好科普报告的
王宁寰
2014年04月08日
我参加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已经七年了。七年来,我们演讲团除了为北京中学生、教师及部分群众进行科普演讲外,还应中国科协的安排,以“大手拉小手科普西部行”的名义,以及其它省市的邀请,到北京以外的地区去演讲。足迹遍及全国几十个城市。听众中:有大中城市的中学生,也有边远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还有大草原上的蒙古族孩子们。
我们到过山城重庆、去过春城昆明、还到过彝族自治州的首府楚雄、纳西族的梦境小城丽江、也去过从小就向往的新疆吐鲁藩、还到过大别山区和燕山深处的贫困小县城。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情,不同年龄的孩子,都用同样的热情欢迎我们,又用同样的兴奋和渴望,仔细聆听我们专家的每一场演讲。
每当我们演讲结束后,孩子们又用同样的激动和热情送别我们。我们播撒了科学的种子,收获的是掌声和欢笑,甚至还得到过鲜花和哈达。这一切都使我们久久难忘。但对于我个人来说,最使我难忘的事,还是我接受的第一束鲜花。
(一)科普“入团”过三关
我进入演讲团是在该团成立第二年,是该团团长钟琪邀我给中学生讲“材料科学”方面的科普课,我马上答应了。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离退休科技人员,发挥余热最佳方式和机会。
六十岁,正是一个专家一生中知识积累的最高峰。退休后,如何做到老有所为,如何把自己的知识反馈给社会,虽然途径很多,但我认为,给孩子们去讲科普课,应该是个人知识资源合理利用的最佳途径,又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大好事,所以我一口答应。
于是我满怀信心的准备“走马上任”。可是,你要想上这个团的讲台,还真不容易!原来,从演讲团成立那天起,就有一个规定:”中科院演讲团必须有国家队的水平,要出“科普精品”,因此团长钟琪要求每个新成员,须通过三步审查。第一步审查你写的演讲提纲,第二步在演讲团内部试讲.第三步是到中学去给教师或者学生试讲。只有这三步都通过,才能成为正式团员。
我原以为,我干了一辈子材料科学技术方面的工作,给中学生讲科普课有什么难的。谁知道,我这第一步提纲审查就没通过,因为我的提纲写的是: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与材料的关系,讲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从而说明新材料是人类历史进步的里程碑。然后介绍新材料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半导体材料引发了二十世纪的高新技术革命浪潮。最后例举了几个新材料来说明当今新材料的发展状况。
我自认为这是一份较完整且系统的“材料科学”演讲提纲。谁知道,送到钟团长处,立刻就被退了回来。她告诉我;这些内容书上都有,学校老师都会讲,还用得着你讲,科普演讲不是这么一回事。我问她:科普演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钟团长告诉我,好好向航天航空大学的陈光教授学习。她介绍了陈教授进行科普演讲的方法;陈教授的演讲题目是“现代战斗机的发展与特点,”但他并没有从飞机的发明讲起,也没有讲空气动力学原理,而是抓住了每一代战斗机性能的特点和不同,介绍它们在飞行战斗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有趣故事,用生动风趣的语言和手中的飞机模型,牢牢的抓住学生的思路和眼睛,每到精彩之处,都会引起学生会心的点头,甚至愉快的大笑。使本来枯燥无味的说理教学,变成一堂生动活泼的能激发学生对先进科学知识求知欲望的科普课。
它不同于学校的传统教学,也不是给研究生讲课。对我们这些没有从事过科普工作的专家来说,科普演讲就是一门新学科。你首先要去认识它,然后去钻研它,最后才能掌握和运用它。
(二)大苹果与小蚂蚁的故事
后来我知道,钟团长对科普演讲质量要求十分严格,你要是达不到要求,过不了三关,不管你是什么职位、职称,都会出局。钟团长常说:我不能因为一个人演讲得不好,得罪几百名学生,砸了中科院的牌子。
那么,科普演讲到底是怎么回事?科普精品又是怎么回事?我还是不太明白。
于是钟团长又多次讲到“大苹果与小蚂蚁的故事”,来解释“什么是真正的科普演讲”,这个例子既生动又贴切,使我茅塞顿开。
她说:“科学知识就好比是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有一只小蚂蚁在上面爬来爬去,无从下口。这时候过来一只大手,在苹果上轻轻的掀开一个小口子,于是小蚂蚁高兴的大口大口吃了起来,觉得味道好极了。这只大手就是科普演讲专家,小蚂蚁就是中学生,而那苹果上被掀开的一点皮,就是科普演讲课。所以科普演讲并不是作科学报告,不求其系统性、完整性,而要突出新颖性和趣味性。要选准苹果上的最佳部位,去掀开那块苹果皮,你的演讲才能引起小蚂蚁的兴趣,然后它自己就会钻进去…”
这时,我开始明白,科普演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创新。它是一种再创造。一个专家可以讲好研究生课,也可以作好学术报告,但不一定能讲好科普课。因为它不是你积累知识的浓缩,也不是你现有知识的贩卖,它需要你重头开始学习。何况中科院科普团要的是科普精品。看来不下点功夫是不行了!
(三)科普演讲从头学
要说重新学习,我并不害怕。因为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这正好是一个充实退休生活再学习的极好机会。可是我和别的专家不一样,从事的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项毫无生趣又干巴巴的学科,它不像飞机导弹那样能吸引孩子。此外,我多年来一直在院机关从事科研管理工作,既无研究室又缺图书资料,两手空空,如何起步?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这样。一件事情,当你认识它,喜欢上它后,你就会努力去为它学习、钻研,花再大的功夫也愿意,因为目标已确定,一定要出科普精品。
于是我开始收集资料。我首先去几个大书店寻找,果然发现不少与材料科学相关的科普图书和小册子,然后又去有关研究所和院机关求助,都得到各方面的热情支持。不出两个月,我竟然收集到近百本书籍资料。从这些资料中,我发觉一些科普作家和科技工作者,写出了很多吸引人的科普文章,其中一些优秀作品深深吸引了我。某些作者的生动语言、形象比喻、深入浅出的介绍和合理文章结构对我启发很大。
特别引起我兴趣的是,有的文章先从科学的结论开讲,提出因此发生的故事,再问为什么?然后再讲科学原理。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我想,为什么科普演讲不能这样呢?如果我把它倒过来讲,也就是打破常规,釆用“逆向教学”,先讲结果,再讲原理,也许效果会很好。实际上,这时候我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蚂蚁,正在急迫的寻找进入科普大苹果的突破口,而这些资料和图书为我打开了进入科普创造的大门。
在此基础上,我写出了“神奇的新材料与高新技术”科普演讲提纲第二稿。由于我付出了劳动和心血,这次总算顺利的通过了。
(四)“考官”给我送鲜花
第一关通过后,接着就是第二关,给专家或教师试讲。这次我被安排到一所重点中学去给全体老师试讲,由于作了充分准备,这第二道审查关也算通过了。可是最难的是第三关,给中学生试讲,而这最后一关是最关键的一步。因为这时候的学生,就是最严格的“考官”,而且是毫不留情的“裁判员”。你讲的内容要是不精彩,不适应中学生的特点,讲得又不生动,学生不爱听,他们就会看书、说话、睡觉、打闹,甚至借上厕所为由而溜之大吉。
正好这次给我安排的是初中学生,谁都知道,初中的孩子不太“安份”,要过这一关,确实不太容易。于是我准备了两套讲课方案,还带了几样新材料样品到了学校。
当我走上礼堂的讲台向下一看,发现台下整整齐齐的坐着六个方阵。奇怪的是每一个方阵前面都站着一位老师,背对着我。我一想马上明白了,原来这些老师是起着“镇压”学生的作用的。如果专家讲得不好,学生不爱听,他们就会闹,老师就可以维持秩序。这样的讲课场面,我还是第一次遇到。
于是我立即调整了教学方案,我想首先从“泰坦尼克号与金属材料”这个题目入手,以便从一开始就能吸引住孩子们的兴趣。于是我拿出泰坦尼克号的图片问学生:你们看过泰坦尼克号的电影吗?同学都回答:看过!我接着问:你们知道为什么一个钢铁大船会被一座发脆的冰山撞沉吗?这时候台下鸦雀无声,同学们一个个瞪着眼睛看着我。接着,我开始介绍了金属结构材料的强度与碳、硅、锰、磷、硫五大元素的关系,重点说明硫、磷两个元素在钢铁中会产生哪些有害作用。结论是:连接船板的含有过量磷硫非金属夹杂物的铆钉,是造成这次重大海难的罪恶祸首。因而更正了近百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是船体钢板被冰山撞裂的错误结论。
这时台下十分安静,不知什么时候,台下站着的六位老师,都已转过身子坐了下来,和孩子们一起听讲。接着我就按照同样的“逆向教学法”,把其它几个专题一一讲解,其中台下不时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有时孩子们会发出惊叹的啧啧声,这使我越讲信心越足。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竟然没有一个孩子离场。最后:当我宣布演讲结束时,台下突然爆发出一片热烈掌声,同时,一位女同学给我献上了一束鲜花,在我接过这束鲜花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激动和兴奋一下涌上心头。要知道,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收到别人献给我的鲜花!
这束鲜花对于我来说,意义太重要了,它不仅表明了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望,也表示孩子们对我讲课效果的承认,同时也表示了对我辛勤劳动的回报。最重要的是,这束鲜花也就是我的“考官们”给我发的合格证书。虽然这只是我在科普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但它足以鼓励我在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人们常说:有一份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如今,我又在科普演讲这块新的土地上,尝到耕耘和收获的快乐!
回到家中,我立刻把这束鲜花插进花瓶,每天看着它,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有时看着这些鲜花,就好像看到无数孩子的眼睛,盼望着你给他们带去更精彩的演讲。这时候它又会激励我继续努力改进教学,使我的演讲能成为真正的科普精品,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日子一天天过去,鲜花开始枯黄,慢慢褪色。但我一直没舍得扔掉它,因为这第一束鲜花,在我的心里,永远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