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博览-亚博安卓

关于作者

 公众话科学

揭开梦的面纱

公众话科学
2011年11月04日

作者: 李靖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人类对于梦的好奇及试图解读其意义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中,梦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在民间却影响巨大,《周公解梦》几乎无人不知。在西方,自1900年佛洛依德《梦的解析》出版以后,释梦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开启了梦境研究新的里程碑。
揭开梦的面纱

在古代未开化的社会里,很多人都会认为梦是上天神灵的旨意,是冥冥中的一种暗示,直至今日,仍然有人对梦持有迷信的观点,痴迷其中。那么,梦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从科学的角度揭开梦的面纱。

心理学上认为:梦是睡眠中,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在此心理活动中个体身心变化的整个历程。简单地说,就是人睡着的时候一种自发的心理活动。
人的睡眠是有周期的,一般情况下,每90—100分钟为一个周期,整夜睡眠中,人们通常会经历4—5次这样的周期。每个周期又有不同的五个阶段,医学上将它们称为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递动眼期。我们所说的“做梦”就会出现在快速动眼期,梦境持续的时间大约5—15分钟,和睡眠周期相对应,一夜要做4—5个梦,即人每天睡眠时有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是在梦中度过的。
有一些人号称自己“从不做梦”,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做梦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人不做梦,那些“无梦者”只是在清晨醒来时把梦忘记了。至于人们为什么会忘记自己的梦,学术界颇有争议,提供两种主流说法供大家参考:1、受前摄抑制的影响,前面的梦影响后面的梦,因为人晚上会做好多梦,彼此干扰影响,导致醒来时只能记得最后一个梦。2、梦是一种短时记忆,在睡眠的潜意识状态下,没有及时的把短期记忆输入大脑进行贮存,自然很快就会忘记。

不单单是人,各种动物也都会有梦。当你观察到他们夜间眼球快速跳动时,可能它们就处于梦境之中了。与人不同的就是,他们不会在醒来之后“梦话连篇”。

释梦的发展
中国古代人们认为,万物皆是联系的,关系的维持虽然是是非因果但冥冥中却有神秘力量支撑,梦则是这种神秘力量给人们启示的一种重要途径,通常都有预言的作用。《周公解梦》是后人假借周公姬旦之名,对各种梦境中的事物预言进行的经验的收集和总结,即历史上大部分情况下,梦到什么就会出现如何的情景。人们可以对照这本“大辞典”,来自我诠释自己的梦境。
中国释梦历史悠久,却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和流派。真正从科学角度对梦进行探究的是心理学鼻祖佛洛依德,他的《梦的解析》被称为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经典之作之一。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派核心观点是“生的本能(性本能)”,即人类一切行为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满足性需求。他提出了“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节”等概念,在解梦中也以性本能作为诠释的基础,现在百余年过去了,仍然对当梦的解析有巨大的影响。
荣格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另外一位大师,早期和佛洛依德关系甚密,后因学术观点不同分道扬镳。他的核心观点是“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中遗传的痕迹。他主张以“积极联想”代替佛洛依德的“自由联想”对梦境进行探究。
现在在美国和中国台湾等地又兴起了一种以精神分析学派为基础的“解梦团体”,团体成员互相分享梦境,运用心理学理论,互相启迪,探究梦的真谛。

毕加索《梦》

梦能否预测未来
在彭聃龄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心理学》一书中,对梦是否有预言性给予的回答是:“尚未明确”。
如果梦真的具有预言性,是否会对心理学产生重大的冲击、动摇唯物主义世界观?如果梦没有预言性,我们以梦的预言性为基础的梦文化该何去何从,一些科学难以解释的现象又该如何说呢?
让我们试着从荣格学派的角度进行探析。荣格思想的核心是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是指人类千万年的智慧和生活经验的积淀,是祖先给予后人一笔丰富而宝贵的财产。而历史是轮回发展的,或许我们今天遇到的事情,在千万年前就以某种形态发生过的,这些事情在人类基因中传递下来,深藏在潜意识之中,当环境改变出现刺激时我们潜意识层面的这些东西就会被唤醒,这或许就是我们常有“似曾相识”感觉的原因,而巡回发展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梦对未来的预测功能。
另外,梦的预言功能我们或许也可以解释成:梦到一些事物后,我们会在意识或潜意识层面进行解读并定性,如果我们解读结果是积极的,受心里暗示的影响,我们就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从而会产生比较好的效果。反之,则产生不好的效果。这样,不是梦“预示”了未来,而是梦“引领”了未来。
关于梦能否预测未来这一议题,我们尚不能盖棺定论,更多的问题等着我们一起去探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