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会仟说自己不会放弃科普,他期待对某个角落里不曾相识、求知若渴的同学产生影响。他认为,“科普是一种放长线钓大鱼的公益活动,只有公众了解科学是什么,科学家在做什么,才有更多的人乐意投入到科学研究中来,让科学更快、更多地造福人类。”
本报记者 郝俊
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以下简称《十万》)的正式发布,成为近期中国科普界的一桩盛事。青少年时期深受这套科普经典丛书影响,从而爱上科学、以科学为事业的有志之士并不在少数,一句“我是读着《十万个为什么》长大的”,便已道出他们共同的心声。
然而,在《十万》陪伴下成长起来的科学少年中,日后有机会亲身参与编写新版《十万》者却并不多见。来自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80后”副研究员罗会仟,成为让理想照进现实的“幸运儿”之一。
当年因《十万》而走上科学道路的青涩少年,在科学世界遨游十多年之后,如今亲自参与了第六版《十万》物理卷的编写工作。罗会仟将其视为一份荣耀,同时也是一种鞭策。
《十万》之缘
在中科院物理所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间办公室内,记者如约见到了匆忙从实验室赶来的罗会仟。这位“80后”身上有着人们印象中“理科男”的某些共有特质——思维严谨、条理清晰,谈吐间略显腼腆。
出乎记者意料,参与最新版《十万》物理卷编写工作的罗会仟同大多数普通读者一样,至今仍未有缘先睹为快。但即便是在第一时间拿到样书,罗会仟说他也不会太过激动,因为对于自己最感兴趣的那部分内容,一字一句乃至每一个标点符号,他都早已熟知。
从问题筛选到写出初稿,再到排版过程中的反复讨论修改直至最终定稿,作为物理卷凝聚态物理专题的编写召集人,罗会仟从科学网博客的博主和他的科普朋友圈中召集到诸多同行,按照各自擅长的研究领域分工,共同完成了这项工作。
在严格限制的篇幅内,如何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平易近人的叙述,对每一个“为什么”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这是科研人员编写《十万》时所面对的最大挑战。
罗会仟记得,在讨论初稿校样过程中,一位从事理论物理研究的编写者看到一些稿件较为粗糙,错别字、文句不通等瑕疵,这让他格外生气,以致引起作者和编辑间“大吵一顿”。结果是,不少作者又一次重新审阅了所有稿件,发现了文稿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逐一修正。物理卷的副主编封东来教授更是在出版前的最后关头发现了几处科学表述不严谨之处,及时和作者讨论并修改,确保了最终出版物的质量。
“这说明在大家心目中,《十万》这本书有着很高的地位。”而对于罗会仟本人,《十万》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
小学时,罗会仟无意间从堂兄放书的纸箱里翻出整整一套《十万个为什么》(“文革”版),每一本都用书皮精心包装过。这让从来没有拥有过、也买不起课外书的罗会仟如获至宝,尽管并不认得几个字,对书中所讲的科学知识更是不甚了了,他却开始好奇地一边翻着《新华字典》一边读起了《十万》。
“我幸运地在科普知识匮乏的年代接触到了少量且珍贵的科普书,从而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一直到高中,那套“文革”版《十万》仍是罗会仟主要的阅读材料,就连书中所印的“文革”口号,他都留有深刻印象。
年岁渐长,罗会仟开始理解《十万》中所阐述的科学奥秘,由此激发出对科学的热情。除此之外,他说“最明显的影响,就是让你发现自己喜欢看书了,这本身就很重要”。这让他养成了保留至今的阅读习惯,并且涉猎广泛。
“活生生的典型案例”
“从前有座村,村叫中关村。村里有座寺,寺叫保福寺。寺里住着一群老和尚,他们号称自己为‘老衲’。老和尚养着一群小和尚,他们自称为‘贫僧’。”
走进位于中关村保福寺的中科院物理所,罗会仟开始了读研生活,并利用刚刚兴起的博客平台记录生活感悟和成长经历。他在《博士僧日记(序)》中,写下了上面这段话。诙谐幽默的笔触,肆意挥洒的文采,让他的博客很快有了不少拥趸。
《博士僧日记》之外,罗会仟开始在博客中涉猎科普内容,开辟“物理学家小传”系列。而当他看到民众对自己所从事超导专业的陌生和无知,深感“科普做得远远不够”。
“作为一个正儿八经的科研人员,为什么不能利用自己的写作能力写一些简单的科普文章呢?”罗会仟头脑中萌生出不少通过博客做科普的想法。恰巧此时,科学院组织的青年博客大赛以及首届全国青年科学博客大赛先后举办,这让他有动力去实现那些由来已久的想法。
借着博客大赛的契机,罗会仟开始撰写《水煮物理》系列,试图以浅显幽默的语言讲述物理发展进程中的趣闻轶事、典故秘史、奇人怪谈等,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
所谓“水煮”,意味着简单与实惠,但罗会仟强调这并不代表没有营养,关键在于“煮的内容”。他延用了自己使用多年的笔名“penrose”,一是向自己的偶像、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彭罗斯(r. penrose)致敬,再则寓意“妙笔生花”。
出乎罗会仟意料,《水煮物理》系列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厚爱,一位“粉丝”留言道:“非常喜欢您的文章,让人一下子对物理这个学科亲近了许多。”更加令人欣喜的是,该系列文章一路将他送上了全国青年科学博客大赛的最高奖项——最佳科学博客奖的领奖台。
“从此,我正式开始了我的科普生涯,从一个科普受益者转变为科普实践者。”写作科普文章所获得的成就感,让与生俱来有“天马行空般联想能力”的罗会仟体会到与科研工作全然不同的乐趣。而来自各个领域、各个年龄层读者的热情反馈,让他更加意识到科普对于民众所能产生的积极价值——科普不光为了好玩,更是科学家的责任。
博士毕业后,罗会仟留所工作,从事他所钟爱的超导领域的实验科学研究。尽管因繁忙的科研工作影响了不少科普文章的写作进度,但他仍在继续努力,计划要完成《水煮物理》系列一百篇的写作,也开始和一些出版社合作编写科普读物,还有其他多个科普系列正在酝酿中。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到各种科普讲座、展览乃至宣传片的拍摄活动中,努力为中国的科普贡献一份哪怕是微小的力量。
“中国的科学工作者们疲于应付各种项目申请、论文、会议等事务,没有几个人乐意来做科普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在回忆自己科普历程的一篇文章中,罗会仟曾这样写道。
然而罗会仟说他不会放弃科普,他期待自己的努力会对某个角落里不曾相识、求知若渴的同学产生影响,激发出他们对阅读和科学的真正兴趣,并由此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科普是一种放长线钓大鱼的公益活动,只有公众了解科学是什么,科学家在做什么,才有更多的人乐意投入到科学研究中来,让科学更快更多地造福人类。”
“我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类似的事情已经发生在我自己的身上。”罗会仟以切身经历告诉我们,当年那个因为《十万个为什么》而走上科学道路的小孩,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典型案例”。
《中国科学报》 (2013-08-30 第7版 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