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博览-亚博安卓

关于作者

李皓,环境科普志愿者,“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1983年至1986年先后在西南农业大学土壤化学系、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化室工作。1986年至1994年在德国弗朗霍夫(fraunhofer)研究院汉诺威毒理研究所从事免疫生物学研究,1994年获得德国汉诺威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95年回国到北京医科大学免疫系做博士后,研究中草药成分的免疫调节作用。出于对当时中国环境状况的极度忧虑,1996年辞职走向社会成为环境科普志愿者。1997年至2007年主要从事引进和翻译国际环境教育影视片的工作。2000年至2004年为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使者。2008年成为“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

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李皓
2013年07月21日

关键词:环保三要素;空气污染;净化空气方法;减少水污染方法;雨水利用;保护土质;避免土壤污染;环境与人的关系

正文

一、空气、淡水、土壤与环保

有一位英国科学工作者说:在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物质欲望越来越高的今天,不能忘了,对我们的生命至关重要的其实只有三样东西,那就是:干净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肥沃而没有受到污染的土地。环保要做的事情就是:保护空气水体土壤的纯洁。

二、保护好我们的空气

干净的空气主要含有78%的氮气、21%的氧气、0.9%的氩气和0.03%的二氧化碳。任何不属于空气自然成分的物质(比如燃烧放出的烟气)大量进入空气之后,空气污染就发生了。
在城市里,空气中常常含有氮氧化物(nox)、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碳氢化物等等。它们在空气中浓度增加,就表明空气污染加重了。
空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植被地表大量减少和对挥发性化学品的使用。
空气污染是人的活动造成的,净化空气的也得靠人自己寻找办法,公认的有效办法是以下四条路结合起来:
1、保护天然植被地带,人工辅助栽种乡土树木和灌木,保留天然生长的野草地被,营造给城市和工矿区净化空气的肺;
2、全社会(工业、商业、服务业和市民家庭)努力节约能源,把对化石燃料的消耗尽量降至最低;
3、给所有的烟气排放口(工厂、厨房、汽车尾气口等)安装净化装置
4、开发无污染能源和无害于健康和环境的化工产品。

三、保护好我们的淡水

陆地上所有的动物(包括人类)和植物需要的水是淡水,而淡水来自天上。海水蒸发形成云,云被风吹到陆地上空,在冷空气的作用下,云凝结成雨,降落到陆地上,由此,江河湖泊得以形成。
为了保护地球上紧缺的淡水资源,国际环保潮流提倡民众从三方面做起:1、节约用水、一水多用;2、少用化学合成剂;3、收集利用雨水。
节约用水、一水多用”为的是少用水,同时少排污水。拧开水龙头,晶莹透明的自来水瞬间就变成流进下水道的脏水了。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在使用自来水时把水龙头开得小一些,消耗的淡水量就会减少,排出的污水量也会减少。
据我国和国际资料报道,在许多城市,大约有三到四分之一的自来水是从厕所流走的。为了减少饮用水在这方面的流失,一些发达国家发起了双水管道家庭节水体统的设计,即:一个家庭住房中有饮用水管道和二次利用水管道。饮用水来自自来水厂,管道通向厨房,二次利用的水则进入厕所,供抽水马桶使用。
尽量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去污剂、消毒剂和洗涤剂”为的是保护水体的自净功能,并防止化学毒素在淡水中积累,威胁饮用水的安全。家庭使用最多的化学合成用品主要用于消毒厕所和清洁厨房。这些化学品往往对微生物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它们从下水道流入河水或湖泊之中,会杀死水中的生物,使水体自净能力丧失。于是,水中的毒素就会积累起来。
在洗涤用品市场上,传统型的肥皂和皂粉类的产品对生物没有什么毒性,与普通百洁布相配合,肥皂可以将绝大多数家居生活用品和餐具擦洗得非常干净。去污好,无毒无害,是价廉又环保的洗涤剂,实际上能够取代市场货架上许多现代的化学合成洗洁品。
收集利用雨水”是主动增加淡水资源的作法。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家庭节水行动中十分盛行。几年前德国的波恩推出了较高的污水排放收费制度。每个家庭要交两种水费。一是自来水水费,二是污水排放费。污水排放量按照自来水的使用量(吨数)来计算。不过,一吨污水收费的价格是一吨自来水价格的六倍。这项有力的污水收费措施促使了市民去收集和利用雨水的积极性。雨水主要用于浇灌花园、擦洗车辆、做清洁和冲厕所等等。这样大大减少了家庭对可饮用自来水的浪费。

四、保护好我们的土地

一日三餐,我们离不开粮食,粮食生于土壤。所以面对土地,我们都该心怀感激地说一句:“你是我们的命根子!”
我们的祖先对土壤的态度是尊重和爱惜的。有一位美国人曾感慨地说:“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了数千年,可他们脚下的土壤依然肥沃,生长着粮食。这表明中国人知道怎样保护土地,而这正是许多西方国家的人所不懂的知识。”还有一位德国人说:“中国是块宝地,随便一挖就有古董。” 可是,祖先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垃圾。
垃圾和粪便堆成肥料,再撒回土壤之中是中国农民保持土壤肥力的传统做法。千百年来, 这种处理垃圾的方法在我们的土地上没有引起污染,因此它是成功的。它非常巧妙地顺应了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 从垃圾到肥料到食物......, 循环往复。这本是一个十分珍贵、充满智慧的传统生活经验。当今发达国家对垃圾处理进行了反复的深入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堆肥是处理垃圾的最好的办法,让有机质回到土壤中去也是对土地最好的保护方法。
可是,工业化社会的生活垃圾却多了许多成分,比如: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废纸张、废橡胶……,它们都是大自然中的微生物难以分解的东西。所以,如果把这样的垃圾扔在土地上,它们会完好地躺在那里数十年甚至上百年。那片土地也就长不出什么东西了。更为糟糕的是, 现代生活垃圾中还有不少化学物质和重金属。它们进入土壤之后,土地就受到了污染,其中长出的庄稼就不能食用了。
处理生活垃圾的国际环保潮流是动员民众参与三个r (reduce, reuse, recycle) 行动,把垃圾的产生量减下来。三个r的行动口号是:1、减少浪费(reduce);2、物尽其用(reuse);3、回收利用(recycle)。当消费者们都这样去做,扔掉的废物量就会减少,当塑料、纸张、金属和玻璃都得到有效的回收之后,生活垃圾量可减少80—90%,由此大大降低垃圾对土地污染的威胁。

五、关心家门外的家

我们常说:大自然是许多动物的“家”,因为动物们在那里觅食、玩耍、和休息,代代繁衍。对我们自己而言,许多人认为:自己的住所就是自己的家。其实,住所只是一个供我们歇息的地方。每天,当我们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我们几乎都在家门外的地方活动,比如上学、上班、劳动、旅行、休闲等。因此,家门外是我们重要的生活空间。住所和门外的大环境加起来才算是我们完整的“家”。
我们每天都踏在地球的身上生活着。她的土壤给了我们食物,她的植物给了我们氧气,她的河流给了我们淡水。她是我们必须敬畏、感恩与呵护的母亲!是我们要好好珍爱的“大家园”!
(1998年11月为《科技日报》约稿而写,修改于2013年7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