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城市野草地的生态价值;人工草坪与野草地的比较;野草的环保功能;城市绿化的误区;拔草对环境的危害
正 文:
从环保的角度看,城市草地是人工种植的好,还是天然野生的好?1997年11月,笔者随“自然之友”教师团去德国考察环境教育时,听到一位德国小学老师讲述了这样一课:
在事先没有对孩子们讲任何大道理的情况下,老师让孩子们把自己的眼睛蒙上,然后带他们来到校园中的两大片草地前。一片是人工种植的草坪地,另一片是天然生长的野草地。老师让孩子们先在人工草坪上坐10分钟,要求孩子们俯下身去闻一闻草地的气味,听一听草丛里的声音。然后让孩子们换到野草地上去,同样坐10分钟,俯下身去闻一闻草地的气味,听一听草丛里的声音。最后,由孩子们写出他们自己的观察。
结果,百分之百的孩子报告说:人工草坪上没有芳香,草丛中也听不到任何声音,是一片死寂、没有生命的草地。而野草地上飘溢着清香,草丛里能听到许多小虫子在活动,那里充满了生命,是许多小生物的生存场所。
老师告诉孩子们:他们在野草地中的发现叫做“生物多样性”,也就是说,那里有多种多样的生物物种,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今全世界保护环境的重要使命之一。因此,与野草地相比,人工草坪的生态价值几乎为零。长期以来,人们对绿地的管理总是费劲地去拔除野草,去栽种人为选择的单一草种,其实,这样的做法很不利于保护绿地的生物多样性。
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把校园中的野草地保护了起来,每年只对野草地进行几次修剪,而且,修剪须轮换着只剪一半的草地,让那些以野草丛为家的小生命能从被剪短的草地上挪动到另一半未被修剪的草丛中继续安全地生存。
无独有偶,一个日本教师团曾来北京交流环保教育。在北京开会的几天里,每每会间休息时,有位日本教师总爱跑到会场外的草地上去收集北京的草种。这位日本教师小心翼翼地把草籽包起来,要带回日本去。看着那位日本教师蹲在北京的草地里,欣赏草种的样子,笔者想到:北京特有的野草地应是养育出北京特有的昆虫群体,而这些昆虫群体会在北京自然界的生物链中有它们重要的位置,比如养育北京特有的野生鸟类……。稍一细想,那些野草种子的生态价值实在不可忽视。
雨后的北京到处都能生长出青翠的野草。对于水泥高楼林立的北京城区来说,葱茏的野草地是大自然赐予北京珍贵而美丽的天然绿色。然而,街头拔草又开始了。辛劳的绿化队拔草工人告诉笔者:他们整天与野草打交道,也打出感情了。北京的野草可比人栽的草种好养,不需浇水,不用管护,下点儿雨,就长出绿茵茵的一片,煞是好看。但“上头”要求他们必须连根拔除野草,他们心里也觉得蛮可惜的。
一位学者说:全国性的拔草运动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提倡拔草有两个原因:一是认为杂乱的野草与当时井然有序的社会面貌不符;二是为了“除四害、讲卫生”,认为野草丛中会生蚊子,拔光野草,就会消灭蚊子。其实,将野草修剪平整,照样美观好看;而蚊子的繁殖地是水中,而不是草丛;芳香型的野草甚至有驱蚊的作用。这位学者说:曾被列为“四害”的麻雀,因其捕虫功能而于20世纪60年代得到了“平反”。现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来看,该是给野草“平反”的时候了。
如果人们对保护城市生态的意识尚未觉醒,那么,对自己呼吸的空气质量该十分在意吧?在城市中,拔草的最大害处之一就是使空气质量恶化。自北京公布空气质量报告以来,悬浮颗粒物一直是北京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有学者指出:北京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70%来自地面扬尘,而这些扬尘有很大部分就来自马路边裸露着干土的地面。
野草的根系有着很强的固土作用。野草吸收悬浮颗粒物的能力大大高于人工草坪。野草地还能吸收空气中的其他污染物,释放氧气,是城市天然的氧吧。除了放氧,野草地还能吸收噪音和热量,使城市变得安静,夏日变得凉爽。此外,下雨时,野草发达的根系不仅能网住土壤免被雨水冲走,还能输送雨水进入土壤深处,补充地下水。所以,拔掉野草实在是万万不能继续做的事。
让我们彻底改变对野草的偏见,转而学会去欣赏和善待野草,对城市绿地中自然生长的野草只能修剪,而不再连根拔除。
?野草地具有良好的生物多样性和保护地表生态的价值。(李皓摄)
野草组成的密集地表植被能净化空气,保持水土,吸收降雨。(李皓摄)
?绿地地被由野草组成能使树木健康、生态平衡、景色怡人。(李皓摄)
(发表于《中国妇女》杂志1998年9期“文明课堂”专栏,题为“对拔草说‘不’”,2013年8月修改并增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