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细菌与病毒
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分为三大类: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植物和动物都是多细胞生物,而微生物却是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与微生物的功能定位不同。植物叫生产者,动物叫消费者,微生物叫分解者。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物质流动的关系,可简单描述为:植物通过吸收土壤与空气中的简单化合物,生长出叶和果,供动物食用;动物排泄的粪便、死亡的尸体都会回归大地;而大量存在于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将这些粪便与尸体(包括植物的凋落物)都分解成简单化合物,再供植物吸收与生长。在这一物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极为关键。可以说,没有微生物,大自然的植物与动物都无法健康生存。而细菌就是自然界中最广泛存在的微生物。
人类首次看到微生物是在发明了光学显微镜之后。光学显微镜的可观察能力达0.2微米(千分之二毫米),能看见所有类型的细菌。细菌的大小范围在0.5-12微米。在大自然中,取一点湖底泥,就能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许多不同种类的细菌。
中国古代创建的“桑基渔塘”的农业模式,就很好地利用了鱼塘底泥中微生物的功能。“桑基渔塘”是中国唐朝流行的一种可持续的农业方式。它的具体做法是:在鱼塘周围栽种桑树,用于养蚕。蚕的粪便作为鱼饲料投入塘中,用于养鱼。鱼的粪便沉入塘底,在底泥微生物的分解下,成为桑树需要的肥料。塘泥被起出,用于给桑树施肥。这一模式很好地体现了人类的生产活动离不开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因此,盲目杀菌是不能随意做的事。
细菌按其形状命名,分球菌、杆菌、弧菌、螺旋菌、带附属丝菌五类。在可观察能力达0.001微米的电子显微镜下,能看到不少细菌表面长有鞭毛。鞭毛使细菌具有很强的移动能力。也正是在电子显微镜下,人类看到了比细菌小数百倍的病毒。病毒的大小为0.005-0.05微米,细菌约为0.5-5 微米,动物细胞约为10 微米。因此,病毒和细菌比动物细胞要小得多。
许多致病性的细菌或病毒正是“钻”进动物细胞,在动物细胞中大量增殖,甚至产生毒素,才导致动物发病的。在我国的空气质量报告中,有一类空气污染物叫“可吸入颗粒物”,指的是粒径小于10微米的悬浮颗粒物。这类颗粒物能顺利通过人的鼻腔、咽喉,直接进入人的呼吸道。粒径5-10微米的颗粒可进入气管和支气管,小于5微米的颗粒能到达细支气管和肺泡,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能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从病毒与细菌的大小来看,它们是能够通过人的呼吸道进入人体的。
能使动物感染、引发疾病的细菌与病毒统称为“病原体”。动物细胞、细菌和病毒在结构上有着很大的不同。概括地讲:动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与细胞核组成;细菌由细胞壁、质膜、细胞质、dna组成;病毒由核酸、蛋白质外壳、被膜(有或无)组成。有些抗生素(如青霉素和头孢霉素)之所以能够杀菌,是因为它们能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但如果将它们用于治疗由病毒引起的流感、肺炎(比如sars)就会延误治疗。这是因为,病毒没有细胞壁,使用破坏细胞壁的抗生素对病毒不起作用。
病毒感染动物细胞的大致过程是:第一步,病毒颗粒附着于细胞表面;第二步,病毒核酸侵入细胞中,使其受到感染,而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第三步,在病毒核酸的指令下,被感染细胞内开始合成病毒自身需要的酶;第四步,病毒核酸开始在被感染细胞中大量复制;第五步,多个新病毒蛋白外壳在被感染细胞中合成;第六步,多个新病毒在被感染细胞中得到装配;第七步,新病毒从被感染细胞中大量释放出来。此时,被感染细胞通常会因裂解而死亡。
以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过程为例(该病毒的感染后果是小儿麻痹后遗症,而引起手足口病的肠病毒ev71与它有着相似的感染模式)。病毒先进入扁桃体或肠壁细胞内,增生后被释放出来,随后侵入颈部或肠系膜的淋巴结。增生后,病毒被释放入血液中,出现初次病毒血症。随着血液,病毒到达神经系统以外的器官,再增生,入血液,出现二次病毒血症,抗体开始产生。接着,大量的病毒通过血管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进一步增生,并在神经系统内扩散。这样的病毒感染会导致神经细胞的严重损伤。一些治疗不及时的手足口病患者之所以最终死于脑炎,就是这样的感染过程所致。
手足口病患者发病初期时,在他们的咽喉与手、足上常出现疱疹,这样的疱疹一旦破裂,就会释放出病毒。在患者的排泄物(大小便)中也有大量的病毒。当病毒颗粒随着飞沫或食物进入到无免疫力者的口中,就极易发生疾病的传染。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务必做好患者隔离、进食前洗手的原因。
由于抗生素对病毒不起作用,对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比如非典(sars)、手足口病、流感等,及时使用中药治疗能获得好的效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常发布中药预防传染病的信息。
(第一部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