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博览-亚博安卓

关于作者

 中科院力学所

力学大师郑哲敏:将养生融入工作中

力学园地
2016年01月04日
编者按:郑哲敏先生作为90岁高龄的人,如何在事业和养生方面获得双赢的呢?他其实是将养生融入到科学工作中,以求优势互补。本刊转载《医食参考》杂志第92期的一篇短文,以飨读者。

力学大师郑哲敏:将养生融入工作中

远岸

??? 力学大师郑哲敏先生于2013118日荣获2012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90岁高龄的人,何以在事业和养生方面获得双赢的呢?他其实是将养生融入到科学工作中,优势互补。
低调平和从不争名夺利
郑哲敏长寿并不是得益于闲散自在,相反,那些太过闲散无聊的人,却往往容易闲出病来。他是个在忙_碌中保持心闲的人,不急不躁,平和上进。他为人处世很低调,不愿抛头露面,也不愿媒体过多地宣传他。对于获奖,他保持以平常心,他还谦虚地说,他不过是做了那么几件事,国家却给了他那么高的荣誉,他实在是心怀忐忑。他作为打造“国之重器的能人”,却丝毫不以自己骄人的成绩而沾沾自喜,更不会夸夸其谈,他依然保持那份“仁者寿,德者慧”的清淡、朴素、本真的人生底色。他绝不是个欲望膨胀的人,更不是一个争名夺利的人。他将所获得的成果归功于与他人的合作,他说如若没别人的智慧合作,他的科研是不可能完成的。

搞科研与养生,都视“欲壑难填”为大忌
郑哲敏在“喜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淡泊的心态下,不断求真探索,充满活力。2006年,航天科技集团遇到一个工程技术难以突破的瓶颈,他心平气和地劝大家“稍安勿躁”,他说静可养生,静可生慧。他带领大家迎难而上,难题很快迎刃而解。项目负责人向他行了一个非常标准的礼,并说不如此不足以表达他对一个科学家的敬意。郑哲敏创建了爆炸力学的新学科,提出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为导弹上天做出了贡献。他解决了地下核试验核爆炸威力预报问题。他在爆炸加工、岩土爆破、核爆炸效应、穿甲破甲、材料动态破坏、瓦斯突出等多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和骄人的成果。但他丝毫不自高自大,而是勤于思考,平平淡淡、从从容容地行进在科学的天地中。他说:“我的体会是,人老心不老,很好!”人老了,心不能老。心不老,人才不老。可见,常葆好奇心,爱上科学天地的神秘与神奇,勤于用脑,可以防止老年痴呆,防止大脑生锈,也就很好地防止了生命生锈,可修身养性,强身健体。

走路是最廉价最有效的长寿之道
郑哲敏对走路健身的效果有深刻的认识。他说:“走路是最廉价最有效的长寿之道。”郑哲敏坚持步行上班。从他家出发,一路走到北京市中关村中科院力学所,这条路,他持之以恒地走了50年。平时除外出开会,路途遥远,他一般不坐车。他说走路健身,贵在坚持,久久为功,通气血,长精神,那是必然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起不到健身养生的明显效果的。因此,不论严寒酷暑,风霜雨雪,他都照走不误。但他毕竟年事已高,家人担心他在雨雪天气滑倒,便耐心地劝他,下雨落雪,就不要走了。为了让家人放心,他答应了。其实,人一旦形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难说改就改的。走路是一种很美妙的感觉,走在蓝天白云下,太阳暖暖地照,清风爽爽地吹,心胸开阔,空气清新,一路心清气爽,气定神闲,那是一种享受。他并没有因为年迈体衰,就彻底地懒散了,还是时常去上半天班,只要天气尚好,身体舒适,他还是会常到所里走走。
行走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方式,它不需要成本,也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只婴能行走,迈步即是锻炼,身体好,就多走几步,身体不好就少走几步。凡事要有度,走路也要有度。行走适度,身出微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是有益的有氧运动。若过度行走,就会伤身,降低免疫力。若是边走边听优美、抒情、欢快的音乐,效果更佳。散步行走,宜于闲散、从容地行走。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没事常走路,不用进药铺”。早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古人就已指出“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其中说的“广步”就是散步的意思。唐代大医家孙思邈亦提倡“行三里二里,及三百二百步为佳”、“令人能饮食无百病”。此外,在《紫岩隐书》中也说“每夜入睡时,绕室行千步,始就枕”。在行走中,四肢自然而协调地动作,可使全身关节筋骨得到适度地运动,再加上轻快畅达的情绪,能使人气血流通,经络畅达,利关节而养筋骨,畅神志而益五脏,持之以恒则能身体强健,延年益寿。

耐得住寂寞,志存高远
郑哲敏是少有的“三栖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他身为力学大师,却并不满足于单纯的基础理论研究,而是更注重于以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他为何可以保持旺盛的创造力?那就是因为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全身心地投入他的科研工作中。
作为钱学森的得意弟子之一,他也是钱学森先生创办的力学所的第二任所长,但从不居功自傲。他说:“年轻人要看得远一点,不要为一时的得失计较太多,做点实事,或许当前会吃亏,但是从长计议,于国于己都有利。你的心理也会平衡一点。”他认为科研需要耐心,凡事不可急于求成,人只有如古人所讲“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沉下心莱,方可出成果。他强调要耐住寂寞,耐住枯燥,在反反复复的错误中总结,方可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他说的不仅是科研之道,也是人生之道。凡事想得开,放得下,不斤斤计较,心情愉悦,笑口常开,于事业有益,于养生有利。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