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癌症”的中国处方
地球的皮肤
2016年01月04日
奇峰耸立、云雾缭绕,游人眼里的喀斯特地貌很美,但是喀斯特地区其实并不适宜人类居住。这一地区土地贫瘠,不适宜耕作,水土容易流失,造成地表迅速石漠化。石漠化(stony desertification)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喀斯特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它与荒漠化一起,被称为“地球癌症”。
美丽的喀斯特地貌何以变成癌症?
石灰岩构成喀斯特地貌,全球共有三大连片区域,分别位于地中海区域、中美洲和中国的西南部。前两片区域目前几乎处于自然保育与登山旅游状态,极少有人居住。
唯有中国的西南喀斯特地区,还要承载大量居民及其生计。在桂西北的喀斯特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居住着约300多人。这些山民传统上以玉米为口粮,为了吃上玉米聊以糊口,不得不见缝插针在山坡的石缝间耕种。由于种植玉米需要每年翻耕,使土壤松动,加剧了水土流失。而本来就只有一层薄土覆盖的岩石,这下更是裸露无余——辛辛苦苦开出2亩地,种上三五年,就只剩下1亩3分地了。地越种越少,日子也越过越穷,而石漠化则越来越严重,致使“癌症”迅速扩散。
如何治疗巨大人口压力下的“地球癌症”?
封山育林,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山民断了生计怎么办?生态移民也并非易事,一片山区几千平方公里,移民数量就可多达十几万、几十万人。如果没有合理方案,很可能移民迁入区的生态也会遭到破坏。。
既然喀斯特地区不适合耕种,那人类要在其间生存,该采用什么方式,才能与环境和睦相处、共同繁荣呢?中国科学家在这重重困难障碍中,寻找到一条独特之路,既保护生态,又让山民过上好日子。
科学家们经过几年观察,有了不少有意思的发现。比如,与通常人们想象的不同,在喀斯特地区的撂荒地上,最早长起来、长得最好的,不是草,而是灌木。这可能与喀斯特地区水易下渗、土层薄有关,因为灌木的根系能更深、更牢地抓住岩石、深入石缝中获取水和养分。观测发现,原始森林与次生植被地面的年均地面土壤流失率低于每平方公里10吨,而森林遭破坏的短期数年内,这一数值可高达数百吨。
经过多年摸索,他们形成了生态保护型、特色替代产业型等多套方案,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需求的生态保护。 但无论哪套方案,都遵循同一个原则:少翻地、多种草种树。 比如以牧草代替玉米的方案。玉米每年需要翻耕,而牧草一种就是六年,根系可以牢牢地抓住土壤。人不能吃牧草,但牧草可以养牛。一亩牧草可以养一头牛,一户人家若能养三四头牛,一年卖牛肉的收入也有七八千元——比种玉米多赚几倍。同时,牛粪还能生产沼气,山民就不用砍伐薪柴了。
牧草可以长在树下。如果种上香椿、任豆树、南酸枣树等经济树种,可以增加更多收入。而这些乡土树种本地就有,对水土保养十分有利。
按照科学家开出的治疗“地球癌症”处方,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裸露石峰又重新披上了绿色,山民的年人均收入也从五六百元增加到四五千元。而科学家还在探寻更彻底的治本之策:他们认为这类地区的最佳“产出”就应该是“好山好水好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