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obinsky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一句出自我国春秋时期的《越人歌》,传说鄂君子皙泛舟河上,打桨的越女爱慕他,便唱了一首歌曲,这歌的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山上有树木,而树上有树枝(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可我如此喜欢你啊,你却浑然不知”,子皙请人用楚语译出歌的意思,最终被歌中蕴含的炽热情感所打动,微笑着同越女一起泛舟远行。本文的标题化用《越人歌》中的结尾,意在介绍一种大家可能“浑然不知”的珍惜两栖动物——大凉螈
liangshantriton?taliangensis。
图1.?雄性大凉螈成体(图片引自费梁等,2012)
标题之所以用到“麟”字,是因为在两栖爬行动物爱好者和饲养者中往往用“麒麟”来作为各类疣螈的爱称,如红瘰疣螈称作“金麒麟”,贵州疣螈称作“火麒麟”,本文的主角大凉螈则按照体表颜色被归为“黑麒麟”。大凉螈隶属于有尾目蝾螈科
slamanderidae,我国两栖爬行动物学的奠基人刘承钊先生于1950年在大凉山区发现并定名为大凉疣螈tylototriton?taliangensis。但是根据外部形态结构特点,费梁等(
2012)认为与疣螈属其它物种区别较大,将其建立为一个独立的属,即凉螈属liangshantriton,更名为大凉螈
liangshantriton?taliangensis,便成为了单属单种的一个物种,其在系统发育及分类学上的重要地位弥彰。
大凉螈的体长要比其它疣螈属物种更长,成年雄螈全长
186~220mm,雌螈全长194~230mm,其尾长超出头体长,雄、雌螈尾长分别为头体长的131%和105%左右。头部扁平,头长略大于头宽,吻端平截近方形,无唇褶。躯干粗壮而略扁,皮肤较为粗糙,头背面两侧棱脊显著,后端向内侧弯曲成弧形,头顶部下凹,背中央脊棱上有多处凹痕,体背部满布疣粒,体腹面有横溢纹。尾基部宽,后段甚侧扁,末端钝尖,尾的背鳍褶薄而腹鳍褶厚实。大凉螈体、尾均为黑色或褐黑色,但其耳后腺部位,指、趾、肛孔周缘至尾下缘为橘红色,尤其特殊的是,雄螈在繁殖季节,其前肢内侧会出现一枚橘红色的椭圆形斑块,这为我们野外鉴定大凉螈的性别提供了除比照泄殖腔孔形状外的另一条途径。
图2.?大凉螈腹面观(图片引自费梁等,2012)
大凉螈生活于海拔
1390~3000m植被茂密、环境潮湿的山间凹地,可以看出,其栖息地的海拔相较大部分疣螈属物种更高。成年大凉螈以陆栖为主,白天多隐蔽在石穴、土洞或草丛下,夜间外出觅食。其在每年的5~6月进入静水塘、沼泽水坑、稻田以及溪流缓流内寻偶配对,交配行为一般发生在水中,雄螈以其前肢向前再向后翻转,挽住雌螈前肢,借助尾的摆动在水中游动,也曾观察到抱对中的大凉螈在陆地上以雌雄螈前后肢交替行走的现象。雌螈产卵250~274粒,产卵过程具有分散多次的特点,卵单粒散落于水生植物间,卵和幼体在水域内发育生长,一般当年完成变态,但也存在越冬幼体。在繁殖季间,栖息地水凼中大凉螈数量颇多,曾有数据记录,在四川省一自然保护区的湿地中其繁殖密度可达
40~50只/m2,但繁殖季过后则难见成螈。
图3.?大凉螈繁殖场(舒国成摄)
图4.?大凉螈卵粒(图片引自费梁等,2012)
图5.?繁殖场中的大凉螈幼体(龚宇舟摄)
目前大凉螈的分布仅限于我国四川西部的汉源、冕宁、石棉、美姑、昭觉、峨边及马边等地,其栖息地的总体面积加起来可能不超过20000km2。由于栖息地质量下降以及被人为捕捉用作中药“羌活鱼”(即山溪鲵)的替代品和宠物饲养,其种群数量明显呈下降趋势。1989年由国家林业部和农业部联合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已将其列为我国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这已经是我国两栖动物所能获得的最高保护级别。
?图6.?大凉螈狭窄的分布区(图片引自费梁等,2012)
图7.?利用大凉螈制成的中药“羌活鱼”和作为爬宠饲养的大凉螈(图片源自网络)
有尾两栖类因其繁殖能力相对较弱而寿命较长,在进化上属于
k-对策者,其种群一旦衰退,开展恢复工作将十分艰巨。科普团认为:在保存和发展我国传统中医药学的过程中,也应适当加强濒危和珍惜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管理工作。另外,我们希望热衷于饲养各类“麒麟”的动物爱好者在照顾好已饲喂的各类疣螈的同时莫再购入其它疣螈,一是大凉螈及我国疣螈属其它物种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购买该类动物涉嫌违法,二是各种“麒麟”,尤其是“黑麒麟”往往对栖息地变化敏感,不能很好适应人工养殖环境,饲养过程中容易发生疾病和死亡。所以,如果大家真正爱护这些美丽而又珍惜的野生动物,就应该让它们自由地生活在大自然的生境中,唯有“山有麟兮”才能保证“山有灵兮”。
?参考文献:
1.?fei?liang,?ye?changyuan.?2004.?liangshantriton?taliangensis.?the?iucn?red
list?of?threatened?species.?version?3.1.?.
2.?费梁,叶昌媛,江建平.?2012.?中国两栖动物及其分布彩色图鉴.?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3.?费梁,胡淑琴,叶昌媛,黄永昭.?2009.?中国动物志 两栖纲 上卷 有尾目.?北京:科学出版社.
4.?max?sparreboom.?2014.?salamanders?of?the?old?world.?the?netherlands:
knnv?publishing?&?naturalis?biodiversity?centre.
中国科普博览-从水到陆专栏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sar.blog.kep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