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三有”保护动物? 鼹形鼠科? 竹鼠亚科? 大竹鼠? 小竹鼠? 竹鼠养殖? 中华竹鼠? 银星竹鼠
我国边缘分布的2种竹鼠及竹鼠养殖
——法律保护之鼠(十八)
大竹鼠和小竹鼠分别是鼹形鼠科竹鼠亚科竹鼠属和小竹鼠属物种,在我国系边缘分布,其基本生物学资料已在上篇表竹-2内列出。现将它们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分布区等介绍于下。
竹鼠属之大竹鼠
大竹鼠rhizomys sumatrensis (raffes,1822): 又称赤颊竹鼠、红大竹鼠,英文名large bamboo rat或red-cheeked bamboo rat。是我国竹鼠中最大的一种,成兽体长37~48厘米,重2~2.8千克。头圆,吻钝,眼极小,耳短但明显可见。体毛粗短而稀薄,体背面棕灰色,有光泽,毛基白色;两颊及眼周锈红色,头顶及颈背部多黑色毛尖,形成一梭形暗色毛区。体腹面及四肢毛淡褐色,杂有稀少白毛,腹毛极稀疏,可见到皮肤。前后足背面被褐色短毛,足底裸露。尾粗大无毛。乳头5对,胸2腹3。
颅骨粗大,颅顶平直,脑盒小。上门齿不甚垂直,略向前倾。
大竹鼠栖于山区竹林,在云南省一般栖息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次生竹林中,多在缓丘、坝边或山坡的下部。在竹丛下挖洞。洞道相当复杂,单条可长达9米之多,离地面最深处达1米多。洞口l~6个,直径11~14厘米,其外常有抛出的大土堆。有堵洞习性。日间潜居洞中,晨、昏到洞外活动。主要以竹的地下茎、根和竹笋为食。雌雄同穴。繁殖期通常为2~4月和8~10月,孕期45~50天,每胎3~8仔。野生寿命约4年。
主要分布东南亚(中南半岛至印尼苏门答腊),我国是其边缘分布区,见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的勐海、景洪和橄榄坝等地。本种有2个亚种,中国仅有其灰色亚种
r.s.cinereus m clelland(1842)。分布区狭窄,数量不多,为稀有种。
小竹鼠属与小竹鼠
小竹鼠属
cannomys? ?本属又称栗竹鼠属。体型比竹鼠属小;上门齿远向前突出;后足足底肉垫光软;乳头4对,胸、腹各2。仅1种。
小竹鼠
cannomys badius (hodgson, 1841): 又称栗色竹鼠,英文名lesser bamboo rat或chestnut bamboo rat。体长15~27厘米,尾长6~8厘米,体重500~800克。眼、耳均小,肢短,爪长而坚硬。体毛密厚,尾毛甚薄,体色从赤肉桂色和栗褐色至铅灰色;体腹面灰白色;颏至喉部有1短白带;头顶或有1白纵纹
颅骨甚宽展,鼻骨后端超过眼眶前缘水平线。上门齿远向前突出,是它的主要特征。
穴居,栖息于山坡稀树灌从、阔叶林、橡胶园及居民点附近,有时也在草地、花园筑洞。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中缅边境一带海拔600米左右的热带雨林和其边上的竹丛中,多在芭蕉芋、木薯地等环境中挖洞居住。洞道常筑在地下有石块的坚硬土地中。洞系由洞口、取食道、避难道、窝、粪穴及土丘组成,总长12~52米,平均32米。日间睡于洞中,傍晚出洞活动。以多种植物为食,包括棕叶芦、芦竹、三叶橡胶、刺竹及嫩草、根等,也吃稻谷、薯蓣、南瓜等农作物。喜食橡胶主根,是云南省热带三叶橡胶林的主要害鼠之一。有时也生活在茶园,但对茶树危害不大。成年小竹鼠过独居生活,雌雄各有自己的洞系。孕期40~48天,每胎1~5仔。
小竹鼠主要分布于越、老、缅、泰及尼泊尔和印度阿萨姆。中国为边缘分布区,分布在云南省南部,分布区狭窄,数量少,属于稀有种。
竹鼠类的保护与人工养殖
中华竹鼠和银星竹鼠的生存状况2004年评估及近况,在上篇已述。大竹鼠与小竹鼠在我国为边缘分布,2004年《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na”级,即“不宜评估——在本地区数量极少不适合列入地方评估”;显然,此等状态下,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对这2种竹鼠一般不应再捕杀。
这2属4种竹鼠(暗褐竹鼠当作中华竹鼠云南亚种含于其中)在2000年已统统列入《国“三有”动物名录》保护。但本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市场对竹鼠毛皮用、肉用与药用的需求显著增长。有资料称:“竹鼠已步入我国南方及西部地区的大中城市和城镇和消费市场,对竹鼠需求量每年递增”。“竹鼠及其制品历来畅销国际市场,每年有近50万只竹鼠出口东南亚各国。美国阿拉斯加州每年需要从我国进口300吨竹鼠肉。用竹鼠皮制成的一双皮鞋在国际市场上售价为2000~2500元,一件翻毛竹鼠上大衣售价为4000~5000元,且十分抢手。…”这种利益驱动难免诱发滥捕滥杀,对野生资源的依法保护决不可松懈。
对竹鼠的保护,现已有可能采取软、硬两手。严格执法,控制对野生竹鼠的捕猎,是必须坚持的硬的一手;积极发展和健全竹鼠的人工养殖业,可形成一股软实力,能有效纾解市场对竹鼠资源的需求压力。
现在,我国竹鼠人工养殖技术基本成熟。据业者称:竹鼠养殖具有适应性广、占地面积少、节约粮食、易养易管、对环境污染少、起步成本不高等特点,适合南方城乡家庭养殖和工厂化规模养殖,盛产竹林和玉米、高粱的干旱缺水山区更宜养竹鼠。它最耐粗饲料,可用农作物秸秆和植物基根为主饲养,如玉米秆、高粱秆、黄豆秆、甘蔗根、芦苇、冬芒草(又称芭茅草)等,且对瓜、薯、萝卜、青菜皆喜食,不与人、猪、禽争粮,也不与牛、羊争料,牛羊吃植物的嫩枝叶,竹鼠主要吃老根茎;精料可用玉米、麦麸、豆类、糖饼等,用量仅为肉鸡的1/4、猪的1/20。不需阳光照射,无饮水习性,通常仅从饲料中摄取水分,只夏季需补供水分。笼舍设施简单,空房、地窖、地下室、防空洞、大岩洞均可用以建造平面或立体饲养池(笼)进行养殖。管理简便,每天只须投料2次,家庭少量饲养每天投料1次亦可;粪便无鸡猪粪那样的恶臭,较易清扫。繁殖快、周期短、效益高,1对成年竹鼠每年可产仔30~40只,仔鼠30~35日可断乳,4~6个月可配种繁殖。这些方面都比养猪、养鸡更有优势,是我国南方值得推广的一项新兴养殖业。
需要重视的是,虽说养殖竹鼠的技术难度不大,但不同动物养殖都有针对该动物特性的技术要求,不可盲目行事。竹鼠喜安静、清洁、干燥、暗光、空气新鲜的环境。养竹鼠的窝室建造,要求阴暗避光、有洞穴感,冬暖夏凉、绿化遮荫,环境安静、远离要道,能防逃跑、便于捕捉,方便投料、易于清扫,规模化养殖还须多池配套、合理组合。竹鼠喜暖,生活最适温度为8~28 、湿度为45%~75%。对离乳后3个月龄内的竹鼠,需投喂易消化、富营养的饲料,如胡萝卜、红薯、竹笋、瓜皮等多汁饲料及玉米、麦麸等精料,并添加鱼粉、骨粉、食盐、维生素、生长素,以促进幼鼠的生长发育。仔鼠一般4月龄可达1.5千克以上,雌鼠体重达1.2千克即可自然交配繁殖。与一般牲畜不同,竹鼠分娩时不可近旁观看、用手触摸和惊扰,否则会导致母鼠吃仔或弃仔;哺乳期也不能查看母鼠巢穴,不能往内池窝室投喂饲料,不要打扫内池,母鼠会自行清洁窝室。诸如此类,现在已有不少竹鼠养殖技术手册指导,飼养者须熟悉掌握。
饲养设施可因地制宜建造,通常是用砖或瓷板砌成群养、分养等各式饲养池。繁殖池以长1.2米、宽1米、高0.8米为宜,隔成内外两池,内池较窄为窝室,外池为运动与取食场,底部开一直径14厘米连通洞,池底与内壁用水泥抹平滑,以防止打洞爬墙逃逸。规模化养殖可建成连体或立体的(见图).
竹鼠养殖应当立足于已驯化的原种之繁育。养殖始于建种,种鼠选购最要紧。养殖户应采用经人工选育的家化种鼠,野鼠与家化种鼠在安全性与生产性能上有根本的差别,普通养殖户不宜直接捕野鼠来养。野鼠不仅不好养,而且可能带进病疫——世纪初暴发“非典”(sars冠状病毒)的教训须牢记!养殖户引种务必到具有“两证”(即《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的正规养殖场选购,并应要求其提供引种证明,确保种质。目前常有不良业者以未筛选的普通养殖产品、淘汰鼠或刚捕来的野鼠冒充种鼠高价骗售,必须谨防!
竹鼠抗病力较强,不太易生病,但仍有多种易患病,例如:群养互相撕咬易发外伤或脓肿,管理不当会患感冒、中暑、肠胃炎、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及后脚拖病等,母鼠还会患产后脱宫,因此必须有可靠的防病治病的医药保障。再就是养殖产品必须有可靠的收购单位,个体养殖户务必先订购销合同获得保障。凡此种种,基本条件具备才可着手养鼠。
笔者认为,目前最紧要的关键就在建立、健全产业链,从种鼠供应、技术指导、鼠病防治、产品收购、制品加工,直至销售渠道畅通,任何环节缺失都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导致往年已一再发生的“新养殖”塌台灾难。近年,农民、下岗职工等养殖竹鼠的热潮正在兴起,一些乱象已生。例如某些地区和养殖公司夸大宣传、盲目推广,往往是只热衷卖“种鼠”,却无人收购产品;种鼠品质不能保证,鼠病无医无药……使养殖户惊呼“是骗局”,这难免把好事在起步时就搞砸了!竹鼠人工养殖业是新事物,要倡导,更要走稳。管理部门需加强监管和引导,条件成熟后应该建立行业标准。